成都全面打響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發布時間:2017-02-16瀏覽量:1912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據市環保局悉,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推進綠色發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美麗中國典范城市的部署和要求,成都將全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全面打響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確保環境質量“只能變好、不能變壞”。
【“藍天”戰役】
今年力爭PM2.5較2013年下降20%
目標
2017年 力爭PM10、PM2.5年均濃度較2013年分別下降25%、20%;
到2020年 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23.8%,空氣質量優良率達70%以上
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編制了《成都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規劃》,今年起對各區(市)縣空氣質量改善情況實施排名及獎懲措施。其次,要重點實施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煤煙塵、工業廢氣、揮發性有機物、露天焚燒和秸稈焚燒等重點領域治理工程,推進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外鍋爐達標治理,郊區(市)縣建成區內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累計淘汰95%以上。同時,實施工業鍋爐、窯爐清潔能源改造,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大幅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
在尾氣治理方面,我市將全面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而今年1月1日起已全面供應國五汽柴油。在露天焚燒方面,劃定禁止露天燒烤區域,嚴格管控露天焚燒秸稈、垃圾、落葉等行為,推動秸稈綜合利用。同時,逐步提高餐飲油煙凈化率和在線監控率。此外,將嚴格執行《成都市煙花爆竹燃放管理規定》,加強臭氧污染等相關科技研究,科學控制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
【“碧水”戰役】
實施五大工程 全面推行“河長制”
目標
2017年 中心城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府河、江安河、新津南河、毗河等河流的主要支流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
到2020年 岷、沱江流域納入國、省考核斷面水質達到考核要求,流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0%,全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
為此,我市正大力實施宜居水岸、嚴重污染水體整治、良好水體保護、水污染防治設施建設、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等五大工程,全面推行“河長制”,以府河、江安河、毗河、新津南河、西江河等重污染流域為重點,堅持“源頭截污、過程阻斷、末端治理”,多措并舉控制和削減氨氮、總磷等主要污染物。
【“凈土”戰役】
將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及其開發利用負面清單
目標
2018年 完成耕地土壤污染調查;
到2020年 全市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
據介紹,為打響“凈土”戰役,科學制定《成都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動方案》和《成都市土壤污染詳查總體方案》,扎實開展土壤環境監測預警、土壤污染分類管理、土壤污染防治與修復“三大工程”,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及其開發利用的負面清單,建立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組織污染場地修復試點。
此外,據環保局了解到,為了重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環境問題,今年成都還將集中開工一批污染防治重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