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農村環境,建設美麗中國
發布時間:2017-10-26瀏覽量:1903次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農村環境整治是我國環境整治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中的薄弱環節,為改善這一現狀,響應建設“美麗鄉村”號召,相關部門不斷完善頂層設計,筑牢農村環境整治政策屏障,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仍有40%的建制村沒有垃圾收集處理設施,78%的建制村未建設污水處理設施,40%的畜禽養殖廢棄物未得到資源化利用或無害化處理。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依然突出,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補齊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短板。
所幸,隨著綠色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農村環境整治愈加受到重視。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從生活垃圾治理到農村危房改造,從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到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我國再度發力整治農村環境,為建設“美麗鄉村”而努力。
此外,環保部、財政部聯合印發《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三五”規劃》中,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要求到2020年,新增完成環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13萬個。
十九大報告中,鄉村振興戰略又成為一大亮點,這是繼過去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后解決三農問題的又一重大戰略。根據該戰略相關要求,未來,我國在生態文明改革中,堅持城鄉污染治理并重,著力解決好農村環境污染問題。
如何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將中央部署落到實處?在10月23日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的記者招待會上,環保部部長李干杰表示,改善生態環境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分,2008年至今,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中,中央財政投入375億元,整治11萬個村莊,約2億農村人口從中受益。
“下一階段,根據部署我們還將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防止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積極推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秸稈綜合利用、農藥化肥污染防治等工作;2020年將完成20萬個村環境綜合整治,即覆蓋我國1/3左右行政村。”李干杰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