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5-17瀏覽量:1854次
5月16日上午,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通報會,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核安全總工程師董曉輝詳細解讀了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計劃。
去年底,為落實國家有關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生態環境廳聯合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最近,生態環境廳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制定了《行動計劃》2019年工作方案。即日起,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2019年專項檢查正式啟動。
《行動計劃》針對三大類監測活動,開展專項檢查,采取多種檢查方式,覆蓋約200家監測機構、40家重點排污單位、60個自動監測站點。三大類監測活動包括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監測(含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所屬監測機構、提供環境監測服務的其它行業監測機構及社會化監測機構、機動車檢驗機構)、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環境空氣和地表水自動監測,重點對監測機構質量體系運行規范性、監測過程以及是否存在監測數據弄虛造假情況和各類不當干預生態環境監測行為等開展監督檢查。
對監測機構采取“雙隨機”檢查、交叉檢查和飛行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資料初查和現場檢查,對機構的資質認定有效期、監測能力范圍、儀器設備檢定校準、標準物質使用、監測報告和原始記錄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嚴肅查處篡改、偽造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和報告等弄虛造假行為。對機動車檢驗機構的專項檢查將充分利用監管信息平臺,采取聯網監管與現場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加大對柴油貨車排放檢驗過程的抽查力度,以及路檢、場檢排放不合格車輛相關檢驗機構的責任倒查。
各市(州)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重點排污單位自行監測質量專項檢查,分年度重點檢查典型排污單位手工監測和自動監測等自行監測數據質量;結合污染源自動監控年度工作重點,組織對不正常運行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或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開展檢查。對重點行業排污單位自行監測質量及自動監控系統進行檢查,采用明查和暗查相結合、聯網檢查和現場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雙隨機”檢查。
新聞通氣會上,相關負責人對近期查處的弄虛作假典型案例進行了通報。2018年,我省共查處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弄虛作假案例15例,累計罰款250余萬元。其中,資陽市恒立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的案件尤其典型。省環境廳聯合公安交管部門在成都市聯合開展柴油貨車尾氣排放路檢路查時,發現一輛車尾氣抽測結果超過標準限值2.2倍。省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通過監管信息平臺調取涉事車輛年檢報告、視頻等數據,發現恒立公司在對該車等20余輛車進行排放檢驗時確有弄虛作假的違法行為。隨后立刻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其涉事公司予以處罰。責令停業整改,共處罰33萬元,暫扣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證書1個月。
“我省要通過充分運用監督檢查結果,通過強化警示震懾作用,營造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的環境和氛圍。”董曉輝表示。此外,為加強環境監測服務事中事后監督管理,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促進環境監測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近日,生態環境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全省服務性環境監測工作監管的通知》(川環發〔2019〕25號)。在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上建設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業務管理系統,環境監測機構自愿登記納入業務系統管理。以業務系統為載體,通過規定信息的及時錄入,實行在線審核和評價,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實現服務性環境監測工作事中事后分級監管。“我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要以此次檢查為契機,總結檢查中行之有效的經驗和措施,查找管理漏洞,完善管理制度,構建防范和懲治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責任體系,健全長效機制,提升管理水平,對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精準打擊,讓作假者從明目張膽到提心吊膽,最后聞風喪膽,確保監測數據 ‘真、準、全’。”
Copyright ? 2025 成都華意中聯展覽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 蜀ICP備19018284號-1 ????? 隱私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