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環保部表示,根據中央有關部門批復,環保部不再保留污染防治司、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設置水、大氣、土壤三個環境管理司,目前整體工作還未完成。
環保部稱,這是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各項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舉措。所有的環境要素就是大氣、水、土壤,環保部機構調整是為了覆蓋這三個要素,同時,也是為了便于實施大氣十條、水十條和土十條。
實際上,作為“最尷尬”的部門之一,管理權限的交叉問題一直是環保管理的痛點,以水污染防治為例,就會涉及環保部、住建部、水利部等部門,相關部委之間的統一、協調問題也爭議多年。此次機構調整,成立專門的大氣、水、土壤管理司后,環保部對水、大氣、土壤的管理會更細,管理也更專業,在協調各個部委方面,在相關領域可能權力更大。
環境保護部核安全原總工程師、中國工業環保促進會會長楊朝飛介紹,過去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污染物總量削減和環境改善并沒有明顯掛鉤,現在環保部提出今后的環境工作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這是環保工作的一個重大的轉變。
楊朝飛認為,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的內容不一樣,沒有分開專門管理的話,分散管理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從環境管理的角度來講,這種改革非常迫切。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以前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是行政指標,就是通過行政手段下達控制指標,未來會根據具體要達到的環境質量來擬定相應的大氣、水等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