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國際擬斥5億在四川建年處理44噸垃圾發電廠
發布時間:2014-12-29瀏覽量:2520次
近日,宜賓市政府與中電海諾爾(宜賓)環保發電有限公司(中電海諾爾)正式簽署項目投資協議,后者將以PPP模式投資5.3億元在宜賓新建一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發電廠建成投運后,每年可將43.8萬噸生活垃圾焚燒轉化為電能,向國家電網輸送1.28億千瓦時電力。
中電海諾爾公司總經理于荷華透露,中電國際于去年7月與海諾爾簽約成立合資公司,并與宜賓市政府簽署三方協議,后積極推進項目。2013年9月25日,宜賓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獲四川省發改委“路條”,本月18日獲省發改委正式批復。
目前,宜賓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項目已完成規劃、選址、環評等系列前期工作,預計將于明年1月正式奠基開工。上述項目已確定選址于高縣勝天鎮銅鼓村古墳嘴(小地名),用地面積約130畝。項目建成后,將負責處理宜賓市中心城區和長寧縣、珙縣、宜賓縣、高縣、南溪區的生活垃圾,預計日處理量為1200噸,年處理能力43.8萬噸。每噸垃圾發電量為298千瓦時,除去電廠自身用電外,預計每年可向電網輸送1.28億千瓦時電力。
我國現有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主要為集運填埋方式,其所耗費的土地資源相當驚人,且垃圾危害性無法消除,甚至會導致對土地和大氣的二次污染。而焚燒發電方式,既能消解垃圾,同時也可轉化為清潔電能。
于荷華介紹,中電國際此前在海口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曾獲國家級優質工程獎。宜賓垃圾焚燒發電廠將采用較海口電廠更為先進的工藝,更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排放和污染,尤其是二噁英的排放將被控制在0.1ngTEQ/m3 (歐盟2000的標準)以下,可充分避免煙氣污染。
垃圾焚燒后還將產生一定固廢物。據中電海諾爾公司測算,按照投產后年處理43.8萬噸垃圾計算,將產生1萬噸左右的廢灰和約4萬噸廢渣。對于廢灰,該企業將實施固化無害化填埋,而廢渣則可用于生產水泥和磚塊。